question-icon 未成年证人在判决书中需要隐名吗?

我作为一起案件的相关人员,涉及到未成年证人。我很关心这个未成年证人的权益保护问题,想知道在最终的判决书中,是否会隐去该未成年证人的姓名等可识别身份的信息。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对其生活和心理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所以想了解一下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
展开 view-more
  • #未成年证人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层面,未成年证人在判决书中通常是需要隐名的。这主要是基于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未成年证人,未成年证人就是在案件中能够提供与案件相关情况,但还未达到成年人年龄标准(我国法律规定十八周岁以上为成年人)的人。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零三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司法行政部门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有关案件中未成年人的姓名、影像、住所、就读学校以及其他可能识别出其身份的信息,但查找失踪、被拐卖未成年人等情形除外。这一规定明确了对未成年人身份信息的保护要求。 另外,在司法实践中,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和名誉是非常重要的原则。因为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如果在判决书中公开他们的身份,可能会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心理造成负面影响,比如受到他人的异样眼光、言语攻击等。所以,法院在制作判决书时,会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对未成年证人采取隐名处理,可能会用化名或者其他方式来替代其真实姓名,以确保他们的身份信息不被泄露。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也有相关的体现,在涉及未成年人案件的处理过程中,要充分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在证人证言的表述中,虽然需要体现未成年证人提供的关键内容,但不会包含能够直接识别其身份的信息。这一系列的法律规定和司法操作,都是为了给未成年人创造一个相对安全和健康的成长环境,避免他们因参与案件而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