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罪案件是否会公开审理?
家里有个亲戚的孩子因为涉嫌犯罪被警方调查了,听说他是未成年人。我想知道这种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会不会公开审理?如果公开审理的话,会不会对他的未来造成影响?作为家属,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展开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是否公开审理的问题,我国法律有明确的规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条款。 首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85条的规定,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审判时应当不公开审理。这是基于对未成年人权益的特殊保护考虑,避免公开审理可能对未成年人造成的心理伤害和社会歧视。 其次,《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8条进一步明确,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体现了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处理的人性化和教育性。 不公开审理的具体操作包括:庭审时除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公诉人等必要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旁听;案件相关信息不得对外公开报道;判决书等法律文书也不得公开。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经人民法院决定,并征得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也可以公开审理。这种情况通常适用于社会影响特别重大,或者对未成年人教育意义特别重大的案件。 对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家属来说,首先要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同时也要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可以聘请专业律师提供法律帮助,了解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律程序。此外,要重视对未成年人的心理疏导和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认识错误,重新回归社会。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即使案件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也应当对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法律的不公开审理规定,并不意味着对犯罪行为的纵容,而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未成年人改过自新,重新融入社会。 总的来说,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既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也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作为家属,既要理解和支持法律的规定,也要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共同帮助未成年人改过自新,重新开始。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