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最后宣判时是否需要开庭?
我之前打了一场官司,现在快到宣判的时候了。我不太清楚法院最后宣判需不需要开庭,我想着要是开庭我也好去现场听听结果,心里有个底。所以想问问懂法律的朋友,法院最后宣判的时候需不需要开庭呀?
展开


在法律规定中,法院最后宣判分为当庭宣判和定期宣判两种情况,不同的宣判方式对于是否开庭有不同要求。 当庭宣判,指的是法院在经过审理后,立即在法庭上宣布判决结果。这种情况下,显然是需要开庭的。因为整个宣判过程就是庭审的一部分,所有参与庭审的人员,包括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法官、书记员等都在法庭现场,法官会直接宣读判决书内容,告知当事人判决结果以及相关的权利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这就从法律层面明确了当庭宣判这种开庭宣判形式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定期宣判,则是法院在庭审结束后,另行确定一个日期进行宣判。这种方式同样需要开庭。到了定期宣判的日子,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要再次来到法庭,法官会在法庭上宣读判决结果。根据上述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所以,无论最终是当庭宣判还是定期宣判,法院最后宣判都需要开庭进行,以保证整个司法程序的公开、公正和透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切实维护。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