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否具有威慑作用?
我一直不太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感觉有些人还是会违法犯罪,那法律真的能威慑住大家不去违法吗?我想知道法律的威慑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又是如何发挥这种作用的呢?
展开


法律是具有威慑作用的。从法律概念上来说,法律的威慑作用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法律规范,让人们因为害怕受到法律的制裁而不敢去实施违法行为。 从刑法角度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及其相应的刑罚。比如故意杀人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此严厉的刑罚后果,会让绝大多数人在想要实施杀人行为时,考虑到自己可能面临的严重处罚,从而放弃犯罪念头。 在民法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保障了公民的各种民事权利。如果有人侵犯他人的民事权利,如财产权、人身权等,就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可能是赔偿损失、恢复原状等。这种潜在的赔偿风险会让人们在进行民事活动时更加谨慎,不敢轻易侵犯他人权益。 行政法方面,行政机关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例如,违反交通规则会被处以罚款、扣分等处罚。司机们因为害怕受到这些处罚,就会遵守交通规则,不敢随意闯红灯、超速等。 法律的威慑作用是多方面的,它通过明确的制裁措施,对人们的行为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维护了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