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收入算亲戚给的钱吗?


在探讨低保收入是否包含亲戚给的钱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低保和低保收入的概念。低保,全称为最低生活保障,是国家为了帮助那些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而设立的一项社会救助制度。而低保收入,就是在核算家庭是否符合低保条件时所统计的家庭收入情况。 一般来说,亲戚给的钱是否算入低保收入,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给钱的具体情形来判断。 一种情况是偶尔性的、小额的赠予。在现实生活中,亲戚之间出于亲情关怀,在一些特殊节日或者遇到困难时,给予少量的钱财帮助,这种通常属于临时性的、带有情感关怀性质的赠予。根据相关规定,这类偶尔性的小额赠予一般是不算入低保家庭收入的。比如,春节时亲戚给的几百元红包,或者在生病时亲戚看望给的几百块钱慰问金等,这些通常不会影响低保资格的认定和低保金的发放。 另一种情况是具有长期性、固定性的资助。如果亲戚长期、固定地给申请人钱财,比如每月定时给一定数额的生活费,这种情况可能就会被认定为家庭收入的一部分。因为这种资助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与偶尔的赠予性质不同,会增加申请人家庭的实际经济来源。在核算低保收入时,这类长期性、固定性的资助是需要纳入统计范围的。一旦算入后家庭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就可能会影响到低保资格的维持。 判断亲戚给的钱是否算入低保收入,关键在于给钱的频率、金额以及给钱的性质。在《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中,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亲戚给钱是否算低保收入,但规定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进行调查核实。调查核实的内容就包括家庭的各类收入来源,其中就会综合判断亲戚给钱的情况是否属于应计入的收入。所以,当家庭有亲戚给予钱财的情况时,最好及时向当地负责低保审核的部门如实反映,由他们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准确的认定和核算。这样既能保证低保制度的公平公正实施,也能确保符合条件的家庭持续享受到应有的救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