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驾驶的定义标准有哪些内容?
我昨晚和朋友聚会喝了点酒,现在要开车出门,有点担心会不会算酒后驾驶。我想知道酒后驾驶的定义标准具体包含哪些内容,比如喝多少酒算酒驾,是按什么来衡量的,是酒精含量还是其他因素,了解这些标准好让我心里有个底。
展开


酒后驾驶是指在饮酒后,人体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一定程度,从而影响驾驶能力和安全的行为。这不仅危害自身安全,还会对其他道路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 19522 - 2010)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属于饮酒后驾车;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属于醉酒后驾车。 这个标准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的酒精浓度来判定的,之所以以血液酒精含量为依据,是因为酒精进入人体后,会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人体的酒精摄入和代谢情况。 对于呼气酒精含量的检测,其结果也可以作为判定酒后驾驶的参考依据。通常情况下,呼气酒精含量与血液酒精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呼出气体中的酒精含量经过仪器检测换算后,也能得出相对应的血液酒精含量数值。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人对酒精的代谢能力不同,饮酒后的表现也会有所差异。有些人可能喝很少的酒就会出现明显的反应,而有些人可能饮酒较多但表面上看起来影响不大。但无论个人感觉如何,只要血液酒精含量达到上述标准,就会被认定为酒后驾驶。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