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抓到后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醉驾被抓后的处理流程如下: 首先是检测环节。交警会先对涉嫌酒驾者使用呼吸式酒精测试仪进行检测,如果呼气值超过醉驾标准(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毫克/100毫升 ),就会再行抽血检验酒精含量。这一步是为了准确确定驾驶者体内的酒精含量,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国家标准里明确规定了酒驾和醉驾的酒精含量数值标准。 若血液检验显示酒精含量超标,案件将立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交警会对犯罪嫌疑人实施强制措施,比如约束至酒醒,避免其在醉酒状态下造成更多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 之后会给予吊销驾驶证等行政处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后也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醉驾案情查实后,会依法移送起诉。交警将案件转交给检察院,检察院审核后向法院提起公诉。这个过程一般需要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左右。接着检察院下达起诉书,告知犯罪嫌疑人相关指控内容。 法院会安排开庭宣判。在开庭前,法院会下达传票,告知开庭时间和地点,同时还会委托司法局做社会调查,犯罪嫌疑人需要到司法局报到。司法局受权当地司法所做调查,司法所调查后向司法局提交调查报告,司法局再向法院提交建议,法院根据这些调查来定刑,这中间大概需要三到四天。最后法院下达判决书。 拿着判决书,找交警队办案民警,到派出所取消取保候审(如果之前办理了的话),再凭保证金票据,到市局退还保证金。如果最终被判处刑罚,就需要服刑。 相关概念: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社会调查:一般是指司法行政机关对被告人的个人情况、家庭和社会关系、一贯表现、犯罪行为的后果和影响等进行调查了解,形成书面报告,为法院量刑提供参考依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