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越国(边)境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偷越国(边)境罪的构成要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客体要件,偷越国(边)境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出入国(边)境的管理制度。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出入境的法律法规,目的就是维护正常的出入境管理秩序。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规定,不管是中国公民还是外国人出入境,都要按规定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办理手续。违反这些规定非法出入国(边)境,就是对我国出入境管理秩序的侵犯。 接着是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偷越国(边)境且情节严重的行为。“偷越国(边)境”指的是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非法出入国(边)境。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像在不准通过的地点秘密出入境,有用船偷渡,靠车马或步行偷越的;也有在指定地点通过,但伪造、涂改、冒用出入境证件或用其他蒙骗手段蒙混过关的,例如藏在进出国(边)境的飞机、船只、汽车里,或者藏在入境装货的集装箱、行李箱中。不过要注意,仅涂改、伪造出入境文件,还没进一步实施偷越国(边)境行为,不能构成本罪,可能触犯其他罪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9月24日发布的《关于严厉打击偷渡犯罪活动的通知》,在境外实施损害国家利益行为的;为逃避法律制裁偷越国(边)境的;偷渡时对边防、公安人员等使用暴力相威胁的;介绍、引诱多人一起偷渡的等情形属于“情节严重”。 然后是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也就是说,只要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无论是中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都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最后是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意思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违反了国(边)境管理法规,却仍然故意实施偷越国(边)境的行为。如果是因为不明确或不知道是国(边)境界,而误出或误入的,不构成犯罪。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二条规定,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偷越国(边)境,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或者管制 ,并处罚金;为参加恐怖活动组织、接受恐怖活动培训或者实施恐怖活动,偷越国(边)境的,处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