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证工作是由律师来做还是当事人来做?
我最近涉及一个法律纠纷,有人说取证得自己来,也有人说律师会负责取证。我不太清楚到底该谁去取证,担心要是弄错了会影响案件结果。想问问在法律上,取证工作到底是律师的职责还是当事人的事儿呢?
展开


在法律事务中,取证工作律师和当事人都有可能参与,具体情况需要根据不同情形来判断。 首先,当事人在整个法律事务过程中,本身就有义务提供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也就是说,如果你向法院提出了某种诉求,那么你就需要拿出相应的证据来支持你的说法。比如你起诉对方欠你钱,那你就得提供借条、转账记录等证据。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是取证的第一责任人,需要尽可能收集对自己有利的证据。 其次,律师在取证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律师凭借其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证据收集工作。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律师有一些特殊的取证权利。例如,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律师在办理案件时,可以凭律师执业证书和律师事务所证明,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调查与承办法律事务有关的情况。当遇到一些当事人难以获取的证据时,律师就可以发挥作用去调取。比如涉及一些单位内部的档案资料等,律师出面可能更容易获取。 此外,在刑事诉讼中,侦查机关承担着主要的取证责任,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也可以依法收集证明其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证据。律师在其中可以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协助他们进行取证。 总之,取证工作不是单纯由律师或者当事人一方来完成的,两者都有各自的角色和责任。当事人要积极配合律师,提供自己所掌握的证据线索;律师则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帮助当事人获取更多有效的证据,共同推动案件的顺利进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