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立案的情况下律师可以调查取证吗?


在没有立案的情况下,律师是否可以调查取证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律师调查取证权。律师调查取证权是指律师在执行律师业务活动过程中所享有的调查、了解有关情况和收集获取有关证据的权利。这是律师的一项重要权利,有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受委托的律师根据案情的需要,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律师自行调查取证的,凭律师执业证书和律师事务所证明,可以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调查与承办法律事务有关的情况。 在没有立案时,对于一些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的一般性信息,律师凭借律师执业证书和律师事务所证明,是可以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进行调查的。比如,在民事纠纷中,律师可以去了解一些公开的合同信息、工商登记信息等。 然而,如果涉及到需要相关部门配合的调查,比如查询银行账户信息、房产信息等,在没有立案的情况下,通常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这些信息涉及到公民、法人的隐私和权益保护,相关部门一般需要有司法机关的立案材料或者调查令等手续才会予以配合。 此外,在刑事案件中,在立案前属于侦查阶段,律师的调查取证权受到一定限制。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侦查阶段,辩护律师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提出意见,但并没有明确赋予律师在立案前全面的调查取证权。不过,律师可以收集犯罪嫌疑人不在犯罪现场、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属于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证据,并及时告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综上所述,没有立案时律师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调查取证,但在很多情况下会受到限制,具体的调查取证情况要根据案件的性质、调查的内容以及相关部门的规定来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