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达到多少金额可以计入固定资产?
我在公司负责财务工作,在处理固定资产入账时犯了难。不清楚到底固定资产要达到多少金额才能够计入固定资产,公司有一些设备和办公用品,价格各不相同,不知道该如何判断哪些该计入固定资产,希望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
展开


在我国的会计处理和税务规定中,对于固定资产的界定及金额标准有相应的要求。 从会计角度来说,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三条,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一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二是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准则里并没有对固定资产的金额标准作出明确规定,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经营规模、管理需求等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比如一些大型企业,可能会将单位价值较高(像5000元甚至更高)的资产确认为固定资产;而小型企业,考虑到自身业务和管理成本,可能确认标准会相对低一些。 在税务方面,根据相关规定,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这一政策主要是为了鼓励企业加大设备、器具的投资力度,在税务处理上给予一定的优惠。不过,这并不等同于说500万元以下就都不算固定资产,只是在税务上有特殊的处理方式。 企业在确定固定资产入账金额标准时,要综合考虑会计准则和税务规定,并且要保持前后会计期间的一致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