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犯人被判了需要警惕哪四种情况?

我家亲戚最近被判刑了,我很担心会出现一些不好的状况,但是又不太了解这方面的事情。想问问大家,犯人被判了之后一般需要警惕哪四种情况呢?我想提前了解一下,也好心里有个底。
展开 view-more
  • #服刑注意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当犯人被判刑后,确实有一些情况需要特别警惕。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常见的四种情况及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是申诉期限问题。申诉是犯人认为自己的判决存在错误,向有关部门提出重新审理请求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一般来说,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申诉,如果超过期限,可能会丧失申诉的机会,导致无法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判决。 其次是监管规定遵守情况。犯人在服刑期间,必须严格遵守监狱等监管场所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明确了服刑人员的行为规范,如果违反这些规定,可能会面临警告、记过甚至加刑等处罚。例如,严禁犯人在监狱内进行破坏监管秩序的行为,像打架斗殴、蓄意违反监规纪律等,这些行为不仅会影响自身的服刑表现,还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再者是减刑、假释条件及限制。减刑和假释是犯人在服刑期间可能获得提前释放机会的重要途径。《刑法》规定了减刑和假释的条件,如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但同时也有诸多限制和要求,如果不符合条件或者违反相关规定,申请减刑、假释将不被批准。 最后是服刑期间的犯罪问题。如果犯人在服刑期间又实施了新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规定,要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数罪并罚的原则进行处罚,这会导致服刑时间进一步延长。所以,服刑人员必须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再次犯罪。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