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医疗纠纷中患者不尸检后又申请尸检该如何处理?

我遇到了医疗纠纷,一开始没同意尸检,现在又觉得尸检对查明真相有帮助,想申请尸检。但不知道这种情况下还能不能进行尸检,医院会不会配合,法律上对于这种情况是怎么规定的,所以来问问。
展开 view-more
  • #医疗尸检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医疗纠纷中,患者一开始不进行尸检后又申请尸检的情况,需要从多方面来考量和处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尸检的概念。尸检也就是尸体解剖,是对已经死亡的机体进行剖验,以查明死亡原因。在医疗纠纷里,尸检对于明确患者的死亡原因、判断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错等起着关键作用。 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拒绝签字的,视为死者近亲属不同意进行尸检。不同意或者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由不同意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担责任。 对于一开始不尸检后又申请尸检的情况,如果还在上述规定的时间范围内,理论上是可以进行尸检的。不过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一方面,医院可能需要重新安排尸检的相关事宜,比如联系尸检机构、安排工作人员等;另一方面,可能会受到尸体保存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尸体已经出现严重腐败等情况,可能会影响尸检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超过了规定的时间才申请尸检,此时因为时间因素影响对死因判定的,提出申请尸检的一方可能要承担相应不利后果。所以,在医疗纠纷发生后,医患双方都应该及时理性地考虑是否进行尸检,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和查明事件真相。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