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该如何申请鉴定?


医疗纠纷申请鉴定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方式和流程: 首先是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 申请途径:医患双方协商一致后,可以共同向当地的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要是患者对情况不满意,也能向卫生行政部门投诉,卫生行政部门会将申请转交给医学会;还有一种情况是法院要求进行鉴定,医学会同样要受理 。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卫生行政部门接到相关报告或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该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 - 后续流程:医学会收到申请后会着手处理,接着申请方要缴纳鉴定费用。之后医学会会告知需要准备的材料,例如陈述书、答辩书等。然后选择专家,不过要注意可能存在需要回避的情况。选好专家后进行编号,医患双方及医学会通过抽签确定参与鉴定小组的专家。鉴定会召开时,患者先陈述15分钟,医生再陈述15分钟,之后专家提问,最后结束会议。专家们经过讨论后出具报告。要是对结果不满意,还能向省里的医学会申请重新鉴定 。 其次是医疗过错司法鉴定:通常由当事人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在选择司法鉴定机构时,要仔细查看其是否具备相关的鉴定范围和专业能力。申请时,要清晰准确地阐述医疗纠纷的详细情况,以及对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过错质疑点 。 在申请鉴定时,一般需要准备相关病历资料,像门诊病历、住院病历、检查检验报告等,这些都是鉴定的重要依据,务必保证资料真实、完整。 相关概念: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对医疗事故进行专业判断,确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以及事故等级等情况的鉴定方式 。 医疗过错司法鉴定:判断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的鉴定 。 鉴定回避:当某些专家与医疗纠纷涉及的各方存在利害关系等情况时,为保证鉴定公正,该专家不得参与鉴定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