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找不到人,交警该如何处理?


如果肇事逃逸找不到人,交警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首先是证据收集阶段。交警会对受害者以及现场证人进行详细询问,了解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同时全面搜集事故现场的证据,例如车辆碰撞痕迹、散落物等,以此掌握事故全貌。这一步非常关键,是后续处理的基础。 接着,交警会马上展开抓捕工作。一方面,会借助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利用该系统强大的信息追踪能力查找肇事车辆;另一方面,面向社会大众发布公开告示,鼓励群众积极提供肇事车辆的重要信息或有价值线索。若接到群众举报,会高度重视并深入调查逃逸驾驶员及其行踪。同时,交警部门会根据当地实际管辖范围和道路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计划,并组建专业团队负责深度调查和追踪。 在调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案件不属于交警部门管辖,会严格按照程序将案件移交到相应职能部门,并告知涉案当事人。 最后,如果有充足证据表明当事人涉及交通肇事或危险驾驶等相关罪名,交警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启动司法诉讼程序,把犯罪嫌疑人依法移交给公安机关,让其承担应有的刑事责任。 相关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启动查缉预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过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查缉。 相关概念: 肇事逃逸: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的行为。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犯罪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