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是怎样规定的?

我想了解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我不太清楚在面对各类突发事件时,这部法律能给我们提供哪些保障和指导,比如遇到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情况,它具体是怎么规定的,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有啥影响,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view-more
  • #突发事件法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是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而制定的法律。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该法涵盖了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方面。在预防与应急准备方面,它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有处置突发事件职责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有关单位和人员要按照规定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 在监测与预警环节,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监测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及时收集、分析、报告有关信息。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应急处置与救援阶段,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必要时可以向单位和个人征用应急救援所需设备、设施、场地、交通工具和其他物资。事后恢复与重建时,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和协调公安、交通、铁路、民航、邮电、建设等有关部门恢复社会治安秩序,尽快修复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发生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或者社会秩序构成重大威胁,采取该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应急处置措施不能消除或者有效控制、减轻其严重社会危害,需要进入紧急状态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国务院依照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决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