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法院对离婚协议是如何认定的?

我和另一半准备签离婚协议,但又担心这份协议到时候法院不认可。想了解下法院认定离婚协议有啥标准,什么样的协议法院会认定有效,什么样的会认定无效,认定过程中会考虑哪些因素等,好让我心里有底。
展开 view-more
  • #离婚协议
  • #协议认定
  • #法院判定
  • #民法典
  • #婚姻法律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法院对离婚协议的认定,主要围绕其是否有效以及效力范围等方面展开,下面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关于离婚协议的生效时间。离婚协议是一种附条件生效的协议,所附条件就是办理离婚登记手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这意味着,在办理离婚登记之前,离婚协议虽然成立但并未生效。只有在完成离婚登记,或者离婚判决书、调解书生效后,离婚协议才开始具有法律效力。 其次,判断离婚协议是否有效的关键在于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例如,签订离婚协议的双方必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如果一方存在精神障碍等情况,不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那么所签订的离婚协议可能会被认定无效。 再者,协议内容必须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这要求在签订协议时,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如果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离婚协议,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比如,一方故意隐瞒重大财产情况,诱使对方签订不公平的离婚协议,这种情况下,另一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另外,离婚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例如,协议中约定限制一方再婚、生育等内容,就违反了法律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这类条款是无效的。同时,协议内容也不能违背社会公德和善良风俗。 最后,在涉及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等问题时,法院会审查协议是否公平合理。对于财产分割,要遵循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如果协议中的财产分割明显不合理,严重损害一方权益,法院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子女抚养方面,要以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如果协议中的抚养安排不利于子女成长,法院也会重新作出判决。总之,法院对离婚协议的认定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会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