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借钱被告到法院会怎么判?
我家孩子未成年,之前借了别人一笔钱,现在被对方告到法院了。我不太懂法律,也很担心这个事情的结果,想知道法院一般会依据什么来判这个案子,最终会怎么判呢?
展开


在法律上,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不同情况。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这意味着他们自己借钱的行为是无效的。如果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借了钱被告到法院,法院通常会认定借款合同无效。因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其借款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条件。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未成年人一方不需要承担按照借款合同还钱的责任,但如果借款已经被使用,可能需要返还因借款所获得的利益,比如所购买的物品等。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如果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借钱,就要看这个借款行为是否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比如,借少量的钱用于购买文具等日常小额消费,可能会被认为是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行为,借款合同可能有效;但如果是借了数额较大的钱,超出了其年龄和智力所能理解和支配的范围,在没有经过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的情况下,该借款合同效力待定。如果法定代理人拒绝追认,那么法院会认定借款合同无效,同样未成年人一方可能需要返还因借款所获得的利益。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这类未成年人借钱,其借款合同在符合其他有效条件的情况下是有效的,法院会按照正常的借款合同纠纷来处理,判决其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还款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