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币洗钱是如何定罪的?


虚拟币洗钱定罪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法律问题,下面为您详细解答。 首先,要理解洗钱罪的概念。洗钱,简单来说,就是把犯罪得来的“脏钱”,通过各种手段变成看似合法的钱。虚拟币洗钱,就是利用虚拟货币的特性来完成这个“洗白”过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为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来源和性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提供资金帐户的;(二)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三)通过转帐或者其他支付结算方式转移资金的;(四)跨境转移资产的;(五)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虚拟币洗钱案件中,如果行为人利用虚拟货币为上述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进行掩饰、隐瞒,就可能构成洗钱罪。例如,将通过犯罪获得的资金购买虚拟币,再通过交易平台卖出,将资金转移到看似合法的账户,以此掩盖资金的非法来源,这种行为就符合洗钱罪的构成要件。 司法机关在判定是否构成虚拟币洗钱罪时,会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一是要确定是否存在上游犯罪,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毒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等。如果没有上游犯罪,就不构成洗钱罪。二是要审查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即是否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而进行掩饰、隐瞒。三是要看具体的洗钱行为和手段,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此外,由于虚拟货币交易具有匿名性、跨国性等特点,给司法机关的侦查和定罪带来了一定难度。但随着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监管力度的加强,对于虚拟币洗钱犯罪的打击也在不断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