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民事诉讼的时效是多久?
我遇到了一起医疗纠纷,现在不知道该什么时候去法院起诉。我担心如果去早了,事情还没完全明晰;去晚了,又怕过了起诉的时间。所以想了解一下,医疗纠纷民事诉讼的时效到底是多久呢?
展开


医疗纠纷民事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了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益的权利的法律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在一定时间内你要是不通过法律途径去解决问题,之后法院可能就不受理你的案子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在医疗纠纷中,“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是关键判断点。比如,患者做完手术,术后一段时间才发现身体出现因手术导致的问题,从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开始计算诉讼时效。又或者患者拿到了明确的医疗鉴定报告,确定是医疗事故,此时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不过,在司法实践中,有时情况会比较复杂。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要是在诉讼时效进行中,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等,这些情况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所以,在遇到医疗纠纷时,一定要及时关注时效问题,必要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