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受理离婚案件后多久会立案?


一般来说,符合起诉条件的离婚案件,法院会在收到起诉状后的7日内立案。 首先,当一方提交离婚起诉状及相关证据材料后,法院会进行形式审查。这个形式审查主要看起诉状是不是符合法定格式,里面有没有清楚地写着原告、被告的基本信息,像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这些;还要看有没有明确的诉讼请求,就是你希望法院怎么判,比如判决离婚、财产怎么分、孩子抚养权归谁等;另外,事实与理由部分也要写明白,为啥要离婚得说清楚;同时,还要确认这个案子是不是归这个法院管。 要是提交的材料都齐全,也符合法定要求,法院审查完觉得符合立案条件,就会在7天内立案,然后通知当事人。要是材料有欠缺或者不符合要求,法院会通知当事人在规定时间里补正。补正后符合立案条件了,法院同样会在7天内立案。 不过要注意,实际立案时间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影响,不同地区法院案件数量不一样,如果案子特别多,可能处理起来就会慢一点;还有法院的工作效率等,都会有点影响,但总体不会超过法定的7日审查期限。要是7天内法院既不立案,也不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诉或者起诉。 相关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相关概念: 形式审查:就是对提交的材料从表面形式上进行查看,看看符不符合规定格式、要求等,不涉及对案件实质内容的判断。 立案条件: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