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报告下来后多久能获得赔偿?


工伤鉴定报告下来后,拿到赔偿的时间并不固定,通常在1 - 6个月左右。 首先,工伤伤残鉴定结果一般在提交申请后的60天内会出来,情况特殊时最多可延长30天,也就是90天肯定能有结果。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该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并且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在工伤鉴定完成之后,工伤保险基金将会向您支付一次性的伤残补助金。这笔款项在您成功完成工伤鉴定、提交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申请并且得到批准之后,大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到达公司的账户。至于您何时能够实际收到这笔赔偿款,则主要取决于公司的办事效率和流程安排。 另外,由用人单位负责支付的费用,一部分会按月支付,比如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待遇;若工伤等级达到十级或以上,用人单位还需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不过这笔费用要等受伤职工正式离职后才支付。 总之,从鉴定报告下来到拿到赔偿,要经过鉴定结论送达、申请支付、审核等流程,不同赔偿项目支付时间不同,具体时长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关概念: 工伤保险基金:是为了保障职工在遭受工伤时能获得经济补偿而设立的专项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工伤保险待遇的一种,是对因工伤致残的劳动者给予的一次性职业伤害补偿。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是工伤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至十级伤残,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以及工伤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至十级伤残,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用于工伤职工医疗救治的一次性费用。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是对因工伤致残的劳动者因丧失部分或全部劳动能力导致就业困难,用人单位给予的一次性就业保障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