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社保赔偿多久能拿到钱?


一般来说,工伤社保赔偿在1 - 6个月能拿到。 发生工伤事故后,赔偿款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按不同情形分别支付。 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费用,像医药费,通常由用人单位先垫付,后期报销,不用直接给劳动者。要是经过劳动能力鉴定,工伤级别达到10级及以上,工伤保险基金要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在完成工伤鉴定,申请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费用后,这部分费用一个月左右能到公司账户,但公司什么时候转到工伤职工账户,就得看用人单位的效率了。这是因为《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工伤保险基金对于符合条件的费用要进行支付。 用人单位支付的费用里,一部分按月支付,比如停工留薪期的工资。若工伤级别达到10级及以上,用人单位还得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不过这部分费用是在受伤职工离职之后才支付。这也是遵循相关劳动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在不同阶段的权益。 整个流程时间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比如工伤认定时间、劳动能力鉴定时间、资料是否齐全、各地社保部门和用人单位的办事效率等。申报工伤一般60天内劳动局出认定与否的结果,伤残鉴定在伤情稳定(医疗期终结)后进行,时间不定,伤残鉴定资料上缴后60天内做出伤残鉴定结论,必要时可延长30天,把上述工作都做完,资料缴给社保局,社保局在60天内将补偿的钱打入个人账号 。 相关概念: 工伤保险基金:是国家为实施工伤保险制度,通过法定程序,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集中形成的专项基金,用于支付工伤职工的各项待遇。 停工留薪期:是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期间,在这期间,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工伤保险待遇的一种,是对因工伤致残的劳动者给予的一次性职业伤害补偿,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确定具体金额。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是指工伤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至十级伤残,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的伤残就业补助金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