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案立案后一般要查多长时间?


诈骗案立案后的侦查时间没有一个固定的确切时长,因为它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一般刑事案件要经过侦查阶段(公安机关负责)、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负责)和审判阶段(人民法院负责)。 先说侦查阶段的侦查羁押期限: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正常情况下不得超过二个月。要是案情复杂,到期限了案件还不能终结,经过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 还有一些特殊情形,符合以下条件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还能再延长二个月:一是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二是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三是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四是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要是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按上述延长规定期限届满后,仍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还能再延长二个月。 另外,如果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自发现之日起要依照规定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要是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应当对其身份进行调查,侦查羁押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但侦查取证工作不能停。 在实践中,正常情况下普通刑事案件从立案到判决大约需要6个月左右,但这只是个大致时间。如果诈骗案的案情简单,犯罪嫌疑人很快被抓获,证据也容易收集,那么侦查时间可能就比较短;反之,如果案情复杂,比如涉及多个地区、众多犯罪嫌疑人,或者证据难以获取等,侦查时间就会很长,有的长达一年多甚至更久。 总之,每个诈骗案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很难准确说清楚立案后具体要查多久。不过,司法机关会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尽可能高效地办理案件。 相关概念: 侦查羁押期限:就是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限制其人身自由,进行侦查工作的时间期限规定,目的是保证侦查工作顺利进行,同时防止对犯罪嫌疑人超期羁押。 审查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决定是否将犯罪嫌疑人提交人民法院审判的一项诉讼活动。 审判阶段:是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的阶段,会根据事实和法律对被告人是否有罪、应处何种刑罚等作出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