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要交多少数额的保证金?


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指在刑事诉讼中,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 关于取保候审要交的保证金数额,按照规定,保证金起点数额为一千元 。不过,具体数额不是固定的,会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确定。 首先会考虑确保诉讼程序能够顺利进行的需求。如果案件情况比较复杂,调查难度大,需要犯罪嫌疑人随时配合,那么可能保证金数额会高一些。 其次,犯罪嫌疑人或被告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很关键。要是犯罪嫌疑人平时表现良好,此次犯罪情节相对较轻,社会危害性小,保证金可能就会少一些;反之,若犯罪嫌疑人有多次违法犯罪记录,社会危害性大,保证金数额可能就高。 案件本身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性以及可能判处的刑罚轻重等也是重要因素。比如涉及经济犯罪、侵犯财产犯罪或其他导致财产损失的罪行,保证金的金额可参照涉案金额或直接财产损失数额的一至三倍来确定;对于其他类型的刑事犯罪,保证金的数额标准则可设定在2000元至50000元之间。 另外,犯罪嫌疑人或被告的经济状况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会被纳入考量。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明确,犯罪嫌疑人的保证金起点数额为人民币一千元,具体数额应当综合考虑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以及犯罪嫌疑人的经济状况等情况确定。《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也指出,取保候审保证金数额,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情节、性质,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等因素确定,但不能少于1000元。总之,保证金具体金额最终由办案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