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钱才会被认定为刑事案件?


在我国,不同的刑事案件对于涉及金额的认定标准是不一样的。下面给您详细说说常见的一些罪名: 首先是盗窃罪,一般来说,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就可能构成盗窃罪。不过,要是存在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这些情况,哪怕金额没达到这个标准,也会构成犯罪。这里的多次盗窃指的是两年内盗窃三次以上;入户盗窃就是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进行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比如带着刀、枪等凶器去盗窃;扒窃就是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就有相关规定。 再说说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就构成诈骗罪。比如,有人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了你三千元以上,那就可能涉嫌诈骗罪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会受到相应刑事处罚。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构成敲诈勒索罪。像有些人通过威胁、要挟等手段,迫使他人交出财物,达到这个金额标准或者次数标准,就会被认定为犯罪。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这就是常见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一种情况。 另外,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个人行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单位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也会被立案追诉。 总之,刑事案件的金额认定标准因罪名不同而有差异,而且除了金额,行为方式、次数等因素在一些犯罪中也起着关键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