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是如何记分的?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是一种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驾驶人进行管理和教育的制度。通过对不同的违法行为设定相应的记分分值,以此来约束驾驶人遵守交通规则,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依据交通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一次记分的分值为12分、9分、6分、3分、1分。下面为你详细介绍不同分值对应的常见违法行为。 记12分的违法行为,通常是比较严重、对交通安全危害较大的行为。比如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这会极大影响驾驶人的反应能力和判断力,容易引发严重交通事故;造成致人轻伤以上或者死亡的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这种行为不仅违背道德,还严重影响事故处理和受害者权益保障;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校车标牌或者使用其他机动车号牌、行驶证的,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管理秩序。 记9分的违法行为也不容小觑。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驾驶人可能对该车型操作不熟练,增加安全风险;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或者城市快速路上违法停车,会妨碍其他车辆正常通行,极易引发追尾等事故。 记6分的违法行为也较为常见。驾驶机动车不按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容易造成交通混乱和事故;驾驶机动车运载超限的不可解体的物品,未按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或者未悬挂警示标志的,可能影响道路通行安全。 记3分的违法行为,比如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或者城市快速路上不按规定车道行驶,影响了交通的有序性;驾驶机动车不按规定超车、让行,或者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逆行,都可能引发交通冲突。 记1分的违法行为相对较轻。驾驶机动车不按规定使用灯光,可能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对自己行驶意图的判断;驾驶机动车违反禁令标志、禁止标线指示,破坏了交通规则的严肃性。 当驾驶人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达到12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扣留其机动车驾驶证,驾驶人需要参加为期七天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学习,并参加考试,考试合格的,记分予以清除,发还机动车驾驶证;考试不合格的,继续参加学习和考试。如果在一个记分周期内有两次以上达到12分或者累积记分达到24分以上的,还需要进行道路驾驶技能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