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账户存定期该如何做账?


在公司的财务处理中,将公司账户资金存为定期存款,这一系列操作的账务处理需要遵循相关的会计准则。下面为你详细介绍不同阶段的账务处理方法。 当公司将资金从一般账户转入定期存款账户时,这属于资产内部的转换,本质上都是公司可以支配的资产,只是存在形式发生了变化。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这时候应该借记“银行存款——定期存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基本户”科目。这里“借记”可以简单理解为增加了定期存款这项资产,“贷记”则表示减少了基本户的存款。例如,公司从基本户转出100万元存为定期,分录就是:借:银行存款——定期存款 100万;贷:银行存款——基本户 100万。 在定期存款持有期间,虽然钱在银行存着,但会按照约定的利率产生利息收入。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企业要在每个会计期间确认应归属于本期的利息收入。一般来说,会借记“应收利息”科目,贷记“财务费用——利息收入”科目。“应收利息”就是企业应该收到但还没实际拿到手的利息,而“财务费用——利息收入”是用来核算利息带来的收益。比如,假设定期存款年利率为3%,一个月的利息就是100万×3%÷12 = 2500元,分录为:借:应收利息 2500元;贷:财务费用——利息收入 2500元。 当定期存款到期,企业收回本金和利息时,要做相应的账务处理。首先,收到本金时,借记“银行存款——基本户”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定期存款”科目,这和存入时是相反的操作,表示定期存款又变回了基本户的存款。然后,收到利息时,借记“银行存款——基本户”科目,贷记“应收利息”科目。还是上面的例子,到期收回本金和利息,分录就是:借:银行存款——基本户 1002500元;贷:银行存款——定期存款 1000000元;贷:应收利息 2500元。 总之,公司账户存定期的账务处理要准确反映资金的流向和利息的产生情况,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进行操作,这样才能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和准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