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借款时,利息该如何约定呢?
最近朋友找我借钱,我想约定个利息,但不知道怎么约定才合法合理。比如利息的范围有没有限制,约定利息的时候有没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展开


个人借款时约定利息,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利息约定遵循意思自治原则,即由借贷双方自行协商约定。这体现了法律对当事人自主决定经济事务的尊重,只要双方达成一致,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约定利息。 其次,利率有一定限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个人之间借款的,约定的利率不能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否则超出部分无效。这是为了防止出现过高利息,避免借贷变成一种不公平的经济剥削行为,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例如,如果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3%,那么约定利率就不能超过12%。 再者,如果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比如,双方只是口头说借点钱,没有明确提及利息的事儿,这种情况下法律就认为是没有利息约定的。但是,如果借款合同到期,借款人没有还款,那么从还款到期日开始计算,可以要求借款人支付利息。 另外,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在本金中扣除的,应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例如,借10万元,预先扣除1万元利息,实际到手9万元,那么计算利息就应该按照9万元本金来计算。 总之,在个人借款约定利息时,要明确约定具体的利率,且确保利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同时不能预先扣除利息,这样才能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