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债务纠纷怎样申请执行?


在债权债务纠纷中,当遇到一方不履行义务时,另一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这是法律赋予债权人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手段。 首先,说说向哪个法院申请执行。按照规定,执行申请应向一审裁决法院提出。不管案件经历了多少层审判,强制执行都由作出一审裁决的法院负责管辖。这是为了保证执行的连贯性和准确性,让熟悉案件一审情况的法院来处理执行事宜。 接着,讲讲申请执行需要提交的材料。需要提交申请执行书,这里面要详细列出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的基本信息,以及所请求执行的事项。还有,要说明申请执行的理由,也就是指出被执行人没有在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期限内履行应尽义务。 从法律条文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申请执行还有时间限制,《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这个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如果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要是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整个申请执行流程,先是申请,即债权人依法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申请;然后是法院受理;如果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10天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之后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逾期不履行的,就会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像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