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纠纷如何申请免费法律援助?


在我国,法律援助是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的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对于民事纠纷申请免费法律援助,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要明确申请条件。根据《法律援助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在民事、行政案件中,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且属于依法请求国家赔偿;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社会救助;请求发给抚恤金;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请求确认劳动关系或者支付劳动报酬;请求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请求工伤事故、交通事故、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医疗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请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损害赔偿等情形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这里的经济困难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法律援助工作需要确定,并实行动态调整。 接着是申请流程。一般要向有受理权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通常是向义务人或者被请求人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比如,如果是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纠纷,就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申请。申请人需要填写法律援助申请表,并提交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代理申请人还应当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经济困难状况的证明材料;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案件材料。 法律援助机构在收到申请后,会进行审查。一般会在七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给予法律援助的决定。如果认为申请人提交的材料需要查证,会向有关机关、单位调查核实。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会作出给予法律援助的决定,指派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志愿者等为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对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会书面告知申请人理由。 若申请人对法律援助机构作出的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通知有异议,可以向确定该法律援助机构的司法行政部门提出,司法行政部门会在收到异议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并作出维持或者撤销的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