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向监护人该怎么办理?
我想给自己确定一个意向监护人,但是不清楚具体的办理流程。我担心如果不按正确的流程来,以后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监护人资格不被认可等。所以想了解一下,意向监护人到底要怎么办理呢?
展开


意向监护人,其实就是指尚未正式成为监护人,但有意愿在未来承担监护职责的人。办理意向监护人相关事宜通常与意定监护制度有关。意定监护是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三条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办理意向监护人的流程如下:首先,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和自己选定的意向监护人进行充分沟通,双方都要完全出于自愿。比如,一位身体健康、意识清醒的老人,和自己信任的朋友商量,朋友也愿意在未来必要时担任其监护人。 接着,双方要以书面形式确定监护关系。书面协议中应详细写明双方的身份信息、监护的范围、监护的职责、监护开始的条件等内容。例如,要明确当老人出现认知障碍等丧失部分或全部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时,监护开始生效。 此外,虽然法律没有强制要求,但为了确保协议的效力和避免日后纠纷,建议对意定监护协议进行公证。公证机构会对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出具公证书。这样,在需要监护时,这份经过公证的协议更具有证明力。总之,办理意向监护人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来,以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