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林地被征用补偿款如何计算?


集体林地被征用补偿款的计算,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考量,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土地补偿费,这是对土地所有权的补偿。它是用地单位依法对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其土地被征用造成经济损失而支付的一种经济补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区片综合地价的制定要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其次是安置补助费,它是为了安置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并取得生活来源的农业人口的生活所给予的补助费用。安置补助费同样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公布的区片综合地价来计算。具体来说,它会根据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再者是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这是对被征用土地上的各种地上建筑物、构筑物,如房屋、水井、道路、管线等的拆迁和恢复费以及被征用土地上林木的补偿或者砍伐费等;青苗补偿费是对被征用土地上生长的农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等造成的损失所给予的一次性经济补偿费用。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一般会根据不同的附着物和青苗类型,按照市场价值或者一定的评估标准来确定补偿金额。 另外,对于森林植被恢复费,依据《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各项建设工程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具体征收标准根据林地的类型、面积等因素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