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担保有哪些相关问题的解释?
我在涉及一个执行案件,法院说可以提供执行担保。我不太清楚执行担保具体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相关法律对执行担保有哪些解释,比如执行担保的成立条件、担保的方式、担保后的法律后果这些方面,想了解下详细内容。
展开


执行担保是在执行程序中,被执行人或第三人以财产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并经申请执行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暂缓执行及暂缓执行的期限。 从法律概念来讲,它就像是给执行程序加了一个缓冲带。当被执行人暂时没有能力履行义务时,通过提供担保的方式,在取得申请执行人同意后,能获得一定时间的暂缓执行。这既保障了申请执行人的权益最终能实现,也给了被执行人一定的时间去筹集资金或解决问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担保若干问题的规定》,执行担保成立需要满足一定条件。首先,必须由被执行人或第三人向法院提出担保申请;其次,要提供符合法律规定的担保财产或保证;最后,要经过申请执行人的同意。 关于担保的方式,既可以是人的担保,也就是由第三人作为保证人,当被执行人不履行义务时,由保证人承担责任;也可以是物的担保,比如被执行人或第三人提供房产、车辆等财产进行抵押或质押。 执行担保产生的法律后果主要有,法院会决定暂缓执行及暂缓执行的期限。在暂缓执行期间,如果被执行人履行了义务,执行程序就结束了;如果被执行人逾期仍不履行义务,法院有权执行被执行人的担保财产或者担保人的财产。但执行担保人的财产以担保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为限。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