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税的比例如何计算?


交税比例的计算,不同税种有不同的计算方式和规定。 首先是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各项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它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相结合的方式计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综合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例如,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等。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这里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其次是增值税。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一般纳税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 - 当期进项税额。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计算公式为:销项税额 = 销售额×税率。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征收率通常为3%,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有优惠政策。 还有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