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诈骗后对面有免责声明该如何应对?
在网上看到一个项目挺心动,参与之后发现自己被诈骗了,可对方事先有免责声明。我不太清楚这个声明有没有法律效力,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维护权益,想了解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要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
展开


如果被诈骗后,对面存在免责声明,不用过于担心,因为免责声明并不能使诈骗行为合法化。 首先要明白,当我们遭遇诈骗,自身的人身、财产权益就受到了侵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也就是说,遭遇诈骗时,我们有权利向这些机关寻求帮助。 这些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如果发现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您尽快向当地公安部门报案,可以选择书面或口头的方式。报案时,要尽可能提供诈骗行为的证据,比如聊天记录、转账记录、合同等,这些证据对于公安机关查明案件事实非常关键。 同时,您也可以咨询专业律师。律师能够依据具体情况,为您详细分析免责声明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以及您拥有哪些权益,有哪些可能的追诉途径等。总之,不要因为对方有免责声明就放弃维护自己的权益,要积极采取措施来保护自己。 相关概念: 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活动。 报案:是指有关单位或个人发现犯罪事实发生而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揭露和报告的行为。 控告:是指被害人(包括自诉人和被害单位)就其人身权利、财产权利遭受不法侵害的事实及犯罪嫌疑人的有关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揭露和告发,要求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的诉讼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