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保会如何处理?


骗保一般按照保险诈骗来处理。 首先,如果发现有人骗保,受害人可以亲自到公安机关报警。要是诈骗公私财物超过当地的受案标准,公安机关就会立案侦查。 从法律责任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1. 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2. 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3. 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4. 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5. 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 。 另外,在社保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规定,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保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如果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诈骗公私财物行为,按相应条款处罚。 保险诈骗罪构成要件如下:主体要件方面,犯罪主体为个人和单位,具体指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主观要件上,犯罪行为人主观是故意,且要有诈骗保险金的意图,过失不构成本罪;客体要件,侵犯的是国家的保险制度和保险人的财产所有权;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保险法规,采取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骗取较大数额保险金的行为。 不同场景下骗保处理有区别,比如骗取工伤保险,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还,并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从事劳动能力鉴定的组织或者个人参与骗保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总之,骗保行为严重危害保险市场秩序和他人利益,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相关概念: 保险诈骗罪:是指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向保险公司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 保险标的:作为保险对象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或者人的寿命和身体。 保险事故: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