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家暴想离婚该怎么做?
如果遭遇家暴想离婚,有两种途径可供选择。
首先是协议离婚。就是夫妻双方就离婚相关事宜,像财产怎么分、孩子归谁抚养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离婚协议书,再一起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不过要注意,在家暴这种情况下,签订协议得格外谨慎,防止在不平等、受胁迫的状态下,签了不合理的协议。比如家暴方可能会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让受暴方在财产分割等方面做出不公平的让步。
其次是诉讼离婚。这是比较常用的方式。第一步就是收集证据,这非常关键。证据包含很多种,像报警记录,报警后警方的出警记录会详细记载家暴发生的时间、地点、伤害程度等情况;医院的诊断证明,受伤后去医院就诊的病历、诊断结果等,能直接证明是家暴导致身体受到伤害;还有受伤的照片,可以直观地展现受伤情况;要是有邻居、朋友目睹家暴过程,也可让他们提供书面的证人证言。
证据收集好后,就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离婚起诉状,说明离婚原因是家暴,同时提出自己的诉求,比如财产怎么分、孩子抚养权归谁等。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而实施家庭暴力就属于法定的感情破裂情形之一。所以只要能证明存在家暴行为,法院认定后,调解无效,一般就会判决准予离婚。并且在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等方面,法院通常会倾向于保护受害方的权益。
另外,在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情况下,财产分配遵循一定原则。一方面是照顾无过错方原则,家庭暴力属于过错行为,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法院会倾向保护无过错方权益,无过错方可能适当多分财产,过错方还可能需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包括物质损害赔偿,比如因暴力行为造成的医疗费用等,以及精神损害赔偿,像无过错方遭受精神痛苦的补偿。另一方面是平等分割原则,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先平等分割,但存在家庭暴力因素时,这种平等分割可能会被调整,向无过错方倾斜。
相关概念:
协议离婚:夫妻双方自愿达成一致,就离婚涉及的各种问题协商好后,到相关部门办理离婚手续的一种离婚方式。
诉讼离婚:一方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由法院来审理并判决是否准予离婚,以及处理财产、子女抚养等相关问题的离婚方式。
管辖权:指法院对某个案件有权进行审理和裁判的权力范围。不同类型和情况的案件,对应的有管辖权的法院也不一样。
照顾无过错方原则:在离婚财产分割等问题上,对没有过错行为的一方给予一定的倾斜和照顾。
平等分割原则:在处理夫妻共同财产时,先按照平等的方式进行划分,但会根据具体情况有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