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残疾证如何办理?


听力残疾证是认定听力残疾人及其残疾类别、等级的合法凭证,对于听力有障碍的人来说,它可以帮助享受国家给予的相关福利和优惠政策。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办理听力残疾证的流程和相关要求。 首先是申请环节。申请人(或法定监护人)需持申请人身份证、户口本和3张两寸近期免冠白底彩照,向户口所在地县级残联提出办证申请。如实填写申请表、评定表。申请智力、精神类残疾人证和未成年人申请残疾人证须同时提供法定监护人的证明材料。有条件的地方可开展网上办理申请。这里的法定监护人,通俗来讲就是对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比如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一般是父母等近亲属。 接着是受理。县级残联接到办证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后,由受理人对申请人、法定监护人、照片、身份证、户口本进行确认,对于填写虚假信息者不予受理。这一步主要是确保申请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然后是残疾评定。申请人需到指定的评残机构进行评定。指定机构对于申办残疾人证的申请人进行残疾评定,按照残疾标准作出明确的残疾类别和等级评定结论,填写评定表并加盖公章。对于听力残疾评定,专业医生会通过一系列的听力测试等手段,来确定听力受损的程度和残疾等级。 之后是审核、批准。县级残联对办证申请材料、受理程序、残疾评定结论和公示结果进行审核,并在十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经审核符合规定的,予以批准,填写打印残疾人证相关信息,并在批准机关栏内加盖公章、在持证人像上加盖钢印,同时将残疾评定表等相关信息录入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评定结论不符合残疾标准者,不予办理。 最后是发放、存档。县级残联将残疾人证发放给申请人,并将申请表、评定表、公示结果等相关材料存档、长期保存。 相关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管理办法》,该办法对残疾人证的办理、使用、管理等方面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保障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规范了残疾人证的管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