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碰撞肇事逃逸怎么处理?


轻微碰撞后肇事逃逸的处理,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说明。 首先,从法律责任角度来看,肇事逃逸是一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这里的“尚不构成犯罪”,一般指事故没有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轻微碰撞通常就属于这种情况。也就是说,即使碰撞很轻微,但只要存在逃逸行为,就会面临罚款和可能的拘留处罚。 其次,在民事赔偿方面,逃逸者需要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一条,当事人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承担全部责任。为了确定具体的赔偿金额,一般需要对车辆损失进行评估。评估的方式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有资质的评估机构,也可以由交警部门指定。赔偿范围通常包括车辆的维修费用、因车辆无法使用而产生的合理交通费用等。如果双方就赔偿问题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解决。 再者,逃逸行为还会对逃逸者的驾驶证产生影响。依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造成致人轻伤以上或者死亡的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一次记12分;造成致人轻微伤或者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一次记6分。轻微碰撞一般属于造成财产损失的情况,逃逸者的驾驶证会被记6分。如果逃逸者的驾驶证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计记分达到12分,还需要参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考试。 对于逃逸者来说,最好的处理方式是主动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投案自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主动投案后,积极配合交警部门的调查,如实陈述事故发生的经过,并主动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这样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法律的处罚,也有助于解决事故带来的纠纷,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