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主体醉酒后犯罪怎么判?
我喝多了酒之后和人起了冲突,不小心把人打伤了。我知道自己这属于犯罪行为,但是是在醉酒状态下做的,现在很担心会受到很重的处罚,想知道法律对于犯罪主体醉酒后犯罪是怎么判的?
展开


在法律中,对于犯罪主体醉酒后犯罪的判决,关键在于了解“原因自由行为”这个概念。原因自由行为指的是行为人在具有责任能力的状态下,故意或者过失地使自己陷入无责任能力或者限制责任能力的状态,并在此状态下实施了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自己主动让自己失去正常的控制能力,然后去做了违法犯罪的事。 我国《刑法》第十八条第四款明确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因为醉酒本身是行为人可以控制和避免的行为,不能因为醉酒而免除其犯罪应承担的责任。 在司法实践中,通常不会因为犯罪主体处于醉酒状态就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无论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是否处于醉酒状态,只要其行为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就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例如,一个人醉酒后实施了盗窃行为,只要其行为满足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像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等,那么就要按照盗窃罪来定罪量刑。再比如,醉酒后故意伤害他人身体,造成他人轻伤以上后果的,就要按照故意伤害罪来进行处罚。不过,在具体量刑时,法官会综合考虑案件的各种情节,像犯罪的动机、手段、后果以及犯罪人的悔罪表现等。 所以,醉酒并不能成为逃避法律制裁的借口,每个人都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日常生活中要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因醉酒而引发犯罪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