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共有财产如何进行公证,办理婚后财产公证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婚后共有财产公证的流程如下: 首先要准备好相关材料。个人的身份证明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身份证、户口簿,已婚夫妻办理财产公证还需要带上结婚证;其次要准备与约定内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像房产证,如果还没拿到产权证,那就带上购房合同和付款发票;另外,双方要草拟好协议书,协议书中一般要写明当事人的姓名、性别、职业、住址等个人基本情况,财产的名称、数量、价值、状况、归属,以及上述财产的使用、维修、处分的原则等,一般双方当事人的签名和订约日期先空着,等公证员审查修改后,再在公证员面前签字 。 准备好材料后,双方必须共同亲自到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填写公证的申请表格。这里要注意,一般不允许委托他人代理或是一个人来办理婚后财产公证。 公证申请被受理后,公证员会就财产协议的内容,审查财产的权利证明,还会查问当事人订约是否受到欺骗或误导。当事人要如实回答公证员的提问,公证员也会履行必要的法律告知义务,告知当事人签订财产协议后要承担的法律义务和后果。之后,当事人要配合公证员做完公证谈话笔录,并在笔录上签字确认。 最后,双方当事人在公证员的面前在婚后财产协议书上签名,之后可于规定期限日凭收费单据领取公证书。 办理婚后财产公证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必须是合法结婚的夫妻双方,也就是要满足结婚年龄、自愿等结婚法定条件。这是基础,如果婚姻关系本身不合法,自然无法进行婚后财产公证。 夫妻双方必须是真实自愿对婚后财产达成约定,并根据这个约定进行婚后财产公证。如果有一方不是真心愿意,存在强迫等情况,那公证是不能进行的。 夫妻双方必须亲自办理公证,他人无权代理。因为这涉及到夫妻双方对财产的真实意愿和权益,必须本人到场。 夫妻双方对婚后财产的约定必须合法,不能违反公序良俗,也不能有损害第三人或国家利益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证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相关概念: 公序良俗:指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公共秩序,是指社会的一般利益,比如社会的安全、稳定等;善良风俗,是指社会的一般道德观念,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家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在法律上是不被认可的。 财产所有权证明:是能够证明某财产归谁所有的文件。像房产证,它明确表明房屋的所有权归属;购房合同和付款发票,能证明购买房屋这一事实以及出资情况等,从而辅助证明财产的来源和归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