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中诈骗罪该如何起诉?


在刑事诉讼中,诈骗罪的起诉通常分为两种情况,即公诉和自诉,但诈骗罪一般是由检察院提起公诉。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这里所说的“数额较大”,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一般是指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 如果您发现自己可能遭遇了诈骗,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向公安机关报案。在报案时,您需要尽可能详细地向公安机关陈述案件情况,包括诈骗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诈骗人的特征、联系方式等信息,同时提供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比如聊天记录、转账记录、合同等。公安机关在接到报案后,会对案件进行审查,如果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就会立案侦查。 公安机关立案后,会展开一系列的侦查工作,包括调查取证、询问证人、抓捕犯罪嫌疑人等。在侦查终结后,如果公安机关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人民检察院在接到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后,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犯罪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等。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就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在极少数情况下,诈骗罪也可能存在自诉的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自诉案件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等。不过诈骗罪通常不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但如果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被害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 总之,在刑事诉讼中起诉诈骗罪,一般是先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侦查,再由检察院审查起诉。如果遇到特殊情况,符合条件的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自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