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运输假币罪既遂如何量刑,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


购买运输假币罪既遂的量刑在法律上是有明确规定的。 首先,如果数额较大,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这里的“数额较大”,在司法实践中有具体的认定标准。通俗来讲,就是你购买或者运输的假币达到了一定的数量或者价值,就会被认定为数额较大。 要是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相比“数额较大”,假币的数量或价值更多更高。 而当数额特别巨大时,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意味着涉及的假币数量非常多,或者价值极其高,这种情况性质更严重,所以量刑也更重。 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在司法实践中,认定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具体的量刑,还会考虑很多因素。比如,出售、购买、运输的假币是否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是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如果未达到,不构成犯罪,但可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而且,购买运输假币罪是选择性罪名,无论行为人实际实施的是出售、购买、运输假币这三种行为中的全部,还是其中任意一种或者两种行为,均不实行数罪并罚,而只以其实际实施的行为确定罪名,定罪处罚。另外,对于出售、购买、运输同一宗假币的数额计算也有规定,应当以行为人购买的假币总数额作为其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犯罪的总数额 。 相关概念: 购买运输假币罪:指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的犯罪行为。 选择性罪名:是指一个法律条文规定了两种以上各自具有独立意义又在一个案件中可以联系在一起的行为,行为人只要实施其中一种行为,即可成立犯罪,如果实施了数种行为,也不能按数罪并罚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