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的专利该如何入账?


专利入账是企业财务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同获取方式的专利入账方式有所不同。 首先是外购专利。简单来说,就是企业从外部购买的专利。这种情况下,购买成本,包括购买专利所花费的价款、相关的税费,还有那些直接让这个专利能够达到预定用途的其他支出,都要算到无形资产里面。这是因为这些花费都是为了让企业能够拥有并使用这个专利,是获得专利资产必须支出的成本。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资产的入账价值要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量 ,所以外购专利的这些支出都要计入无形资产。 其次是自行研发的专利。在研发过程中,像材料费用、参与研发人员的人工费用、测试费用等直接费用,以及能够准确算清楚的间接费用,要是满足资本化条件,就要把它们资本化,然后计入无形资产。这里的资本化条件,简单理解就是这些费用是为了让研发成果能够形成专利,并且这个专利未来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比如企业研发出一种新型产品专利,研发过程中的各项合理支出,在符合条件时就要计入无形资产。这也是遵循《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自行研发无形资产成本确定的规定。 专利入账之后,还要根据其使用寿命来进行摊销。对于那些使用寿命能够确定的专利,要在其使用期限内,按照一定的方法把专利的成本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如果专利的使用寿命不确定,那就不需要进行摊销了,不过每年都要对它进行减值测试,看看这个专利有没有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价值减少。要是发现价值减少了,就要相应地调整其账面价值。 另外,在专利申请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费用,比如申请费、审查费、年费等。这些费用通常会计入公司的研发费用或者管理费用。不过具体怎么入账,可能会因为公司的会计政策以及所在国家的会计准则而不一样。 总之,专利入账要综合考虑专利获取方式、相关费用以及后续的处理等多方面因素,严格按照会计准则来进行财务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