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不养老人离婚会怎么判?

我最近在处理离婚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对方存在不养老人的情况。我想知道这种情况下,法院在判决离婚时会怎么考虑呢?是会倾向于我这边吗?还是说对离婚判决影响不大?主要想了解不养老人这个因素在离婚判决里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
展开 view-more
  • #离婚判决
  • #赡养义务
  • #法律责任
  • #法院判决
  • #婚姻纠纷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离婚案件中,如果涉及一方不养老人的情况,法院的判决会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考量。 首先要明确,赡养老人是子女的法定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对于不养老人对离婚判决的影响:一方面,如果一方不养老人的行为导致夫妻间矛盾激化,严重影响夫妻感情,经调解无效,法院可能会判决准予离婚。比如因为一方拒绝赡养老人,夫妻双方频繁争吵,感情破裂,这种情况符合《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中“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法院在调解无效时会判决离婚。 另一方面,在财产分割等问题上,法院也可能会酌情考虑。如果一方对老人尽了较多赡养义务,而另一方不尽赡养义务,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法院可能会适当照顾尽赡养义务较多的一方。 另外,如果不养老人的行为情节严重,达到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程度,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而且这种情况下,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如果不养老人行为尚不构成严重情节,法院一般还是会以调解为主,尝试解决赡养问题以及夫妻间的矛盾。若调解不成,才会依法判决。 相关概念: 赡养义务:指子女在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用品和费用,在生活上、精神上、感情上对父母应尊敬、关心和照顾的义务。 虐待家庭成员:指经常以打骂、禁闭、捆绑、冻饿、有病不给治疗、强迫过度体力劳动等方式,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进行肉体上、精神上的摧残、折磨,情节恶劣的行为。 遗弃家庭成员:指家庭成员中负有赡养、扶养、抚养义务的一方,对需要赡养、扶养和抚养的另一方,不履行其应尽的义务的违法行为。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