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车计提折旧后卖给个人该怎么做?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计提折旧”这个概念。计提折旧是指公司在使用车辆的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方法和规定,将车辆的成本逐渐分摊到其使用年限内。简单来说,就是把车辆随着使用而逐渐损耗的价值,以会计的方式记录下来。 当公司车计提折旧后卖给个人时,在法律和财务上有一系列的流程和规定需要遵循。 从财务处理的角度来看,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企业出售固定资产时,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也就是说,公司要计算出车辆的账面价值,这个账面价值是车辆的原始成本减去累计计提的折旧。在出售车辆时,将收到的款项与账面价值进行比较,如果有差额,就会形成营业外收入或者营业外支出。 在税务方面,根据增值税相关规定,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属于以下两种情形的,可按简易办法依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同时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一是纳税人购进或者自制固定资产时为小规模纳税人,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销售该固定资产;二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发生按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应税行为,销售其按照规定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如果不符合上述情形,则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减按2%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在手续办理上,公司和个人需要签订车辆买卖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然后,双方要前往车辆管理部门办理车辆过户手续。办理过户时,需要提供车辆行驶证、车辆登记证书、买卖双方的身份证明等材料。只有完成了过户手续,车辆的所有权才正式从公司转移到个人名下。 此外,公司还需要在财务账目中对这笔交易进行准确的记录,以便进行后续的财务核算和税务申报。同时,要保存好相关的合同、发票等凭证,以备税务机关等部门的检查。总之,公司车计提折旧后卖给个人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和财务规定进行操作,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