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是如何判刑的?
开车的时候和别人撞车了,当时心里害怕就直接走了,后来冷静下来特别后悔,担心自己这种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况会被怎么判刑,想了解下关于交通肇事逃逸判刑的具体规定,好心里有个底。
展开


交通肇事逃逸的判刑是要依据具体情形来确定的。 首先,如果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但存在逃逸行为,这种情况下虽不涉及刑事处罚,但会被吊销驾驶执照,并且终身禁止再次获得机动车驾照。这是因为逃逸行为严重违反交通管理秩序,对公共交通安全造成威胁。 其次,如果逃逸行为构成犯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若在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前提下又实施逃逸行为,那就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这是考虑到逃逸行为使受害者难以及时获得救助,加重了事故后果和社会危害性。 最后,要是因交通肇事后逃逸而导致他人死亡的,将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因为这种逃逸行为直接导致受害者失去生命的救治机会,性质极为恶劣。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判刑时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比如逃逸的距离远近、当时的天气与道路状况等环境因素,还有逃逸者事后的态度。要是逃逸后能主动投案自首,如实交代罪行,积极配合调查并赔偿受害者损失,量刑时可能会从轻处罚;反之,若拒不配合、试图隐瞒事实,就会面临更严厉制裁。 相关概念: 交通肇事罪: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肇事逃逸: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了规避法律责任而选择逃离现场的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