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信息骚扰罪如何判刑?

最近总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骚扰信息,发的内容不是黄色的就是带有恐吓性质的,严重影响了我的正常生活。我想知道要是对方这种信息骚扰行为被认定了,会怎么判啊?我就是想了解下具体的量刑情况,心里有个底。
展开 view-more
  • #信息骚扰
  • #治安处罚
  • #寻衅滋事
  • #法律量刑
  • #信息犯罪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我国,单纯的信息骚扰一般不构成“信息骚扰罪”这一独立罪名,但这种行为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这里解释一下“多次”,通常是指三次及三次以上发送相关骚扰信息。“淫秽信息”就是那些包含色情、低俗内容的信息;“侮辱信息”是对他人进行辱骂、贬低人格的话语;“恐吓信息”指以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等方式使他人产生恐惧心理的内容。 不过,如果信息骚扰行为情节恶劣,还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根据《刑法》第293条,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在司法实践中,判断信息骚扰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具体的处罚,会综合多方面因素,比如骚扰行为的持续时间、发送信息的数量、造成的后果、对受害者生活和精神状态的影响等等。 相关概念: 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破坏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并就近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在公安机关管束和群众监督下进行改造的刑罚方法。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 。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