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程款1年一直不还该如何解决?


如果遇到拖欠工程款1年一直不还的情况,可以参考以下解决办法: 首先,可以尝试协商解决。主动与发包人沟通,了解其拖欠工程款的具体原因,看是否有特殊情况导致,双方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比如对方可能是资金周转暂时困难,那么可以协商确定一个合理的还款期限。 若协商不成,可以考虑调解方式。请求有关部门,尤其是政府主管部门进行调解。如果是因为施工中产生的种种纠纷导致工程款拖欠,还可以请承担担保单位及劳动仲裁机构等进行调解、仲裁。 当协商和调解都无法解决问题时,就需要采取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主要包括仲裁和诉讼: 仲裁:就工程款拖欠具体事项到仲裁机关,请求仲裁。仲裁和协商、调解相比,成本较高,但具有法律强制执行的效力,当事人可以直接提请法院予以强制执行。 诉讼: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返还工程款。在起诉时,要注意一些要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百零七条规定,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发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根据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卖外,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建设工程的价款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同时,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并且要准备好充分的证据,例如建筑工程合同及相关工程签证、会议纪要等能证明施工关系及工程量、工程价款、工程竣工的相关证据。 另外,目前一般的诉讼时效是三年,当事人应在诉讼时效内起诉,超出诉讼时效,可能会失去胜诉权。所以要及时行使权利。 相关概念: 仲裁:是指由双方当事人协议将争议提交(具有公认地位的)第三者,由该第三者对争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